English

从狮身人面兽说到老龙

1999-10-2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——《中华尊老文化探究》引言 我有话说

古怪的埃及狮身人面兽吸引着各国的观光客。它也是希腊神话中的著名角色斯芬克斯Sphinx,所以对于西方人并不陌生。乾隆末年,当鸦片商人登上神州大地时,会见到正在兴起的“百岁人瑞坊”,我敢说这种中华景观比斯芬克斯更加让他们感到诧异。皇帝敕建祠坊,这是用忠臣的血和烈女的泪才能换得的身后殊荣,怎么一个田夫野老但凭活得长久就能坐享?什么是“人瑞”?这都叫异文化的人们无法理解。

斯芬克斯是谜的象征。神话说它用一个谜语难人,谁猜不中就吃掉谁。谜语是:

今有一物,先有四足,后有两足,最后右三足。问此是何物?

原来谜底是人:婴儿时四肢爬行,成年时两脚步行,老迈时柱杖而行。此谜被猜中时,斯芬克斯立即自杀,表明它被认为是不能猜中的。我敢说对于西方文化,没有哪个谜这样难解,西方文化无视人生的老年阶段(当然只是跟中华文化相对而言)。中华文化的特质,如果压缩到一个字,可说正是“老”字。“老”这个象形字,在甲骨文出土后被认定象一个人拄着拐杖。这根拐杖不正是斯芬克斯之谜中的关键吗?

更加意味深长的是,中华文化中的拐杖决不只是老年人生活所需,更是老年特权的象征。经书记载,远古天子就向七十岁老人颁发“王杖”,汉墓出土的《王杖诏令》证实,有胆敢欺侮持杖老人的一律按大逆不道罪砍头。古人眼中几乎只有老年。古书说,周文王就因为“善养老者”而天下归附,他的仁政标志就是没有一个老者挨饿受冻,少者就不提了;在孟子的谆谆教导中,七十老人的“食肉”竟比八口之家的“不饥”更重要。

“老”的不简单,得跟更古老的“寿联”起来看。你留意过家中瓷盘上的“五福捧寿”吗?经书说,五福首先是寿,以寿捧寿岂不是逻辑混乱?更有甚者,还有二福其实是寿的同义反复。这不是混乱而是深刻。原来寿的广义是家族生命的“寿昌”。譬如一棵大树,年深月久是寿,枝繁叶茂是昌。寿昌的反面就是夭、亡,死了逃了都叫“亡”。家族生命有两个要素:繁生子孙,聚族而居(人口、历史两个”世界之最”岂是偶然?),这必然带来饥荒和夭亡,形成循环之势而更重繁生。聚居要有老人做核心,不尊老才怪呢。

巍峨人瑞坊,是尊老文化的丰碑。我们祖先因敬祖而尊天,又因盼望人多而珍视生命,所以相信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。天子通过仁政造成”仁寿之域”,老天爷就让“南极老人星”出现。后来“寿星”世俗化,百岁老人就成为全民的吉兆。所以人瑞坊有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基础。

在中国跟“文化”相当的是“礼”。经书断言,礼始于饮食。最早的礼仪就是用美食奉养老人,叫做“养老”,众人也不能抢吃,得按年龄顺序,叫做“尚齿”。那时还分不请父亲与“诸父”。周朝才有以父亲为中心的孝道,也就有了辈分之分,常造成老者反而要尊“小长辈”的情况,这跟尊老是冲突的。“尚齿”则可以包括尊老。最早的学校叫庠、序,就来自养老和排年龄顺序。所以我说“尚齿”是中华文化的本原。先前以孝为本原,似乎尊老来自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实为本末倒置。

老子的老师临终教导:路过老树要向前致敬。在尊老的哲学高度上,儒家服了道家。

人瑞坊的倾圮不过百年,可叹人瑞的子孙对尊老礼仪已一无所知。说到“养老”礼中皇帝要光着膀子给老人代表磕头献食,人们听了会大吃一惊。其实尊老文化中的奇事多着呢,这里略举一二。五朝元老:最高离休年龄是110岁,此老在107岁上还加官晋爵;五代时期冯道创下十朝元老的记录。十世同堂:三千口人的大锅饭,连二百条狗也是“一犬不至,群犬不食”,老家长每天率众向祖先牌位“早请示”,读语录。百岁观场:科举考试毫无年龄限制,百岁考生不断涌现,落了榜还恩赐“教育部长”。

文化研究要比较,一比吓一跳,罗马战争中掠夺的大量奴隶进入家庭,马克思说familia(家庭)的本意就是奴隶。罗马法规定,儿子被出卖三次才能获得自由,内战中儿子常杀死父亲,奴隶更可靠些,因为不能因主人的死而解放。史学家说“全部罗马史上很难找到子女爱的实例”,这跟中国的父慈子孝怎能相比?思格斯说,十世纪德国原住民还有吃父母的事,同时期在宋朝的中国,孝子“割肉啖亲”已大为风行。

古青铜器上的孝字,没一个指活着的父母。周代建成的国家是“家”的扩大(西方的国是在”血缘的废墟”上建立的,中国独能血脉不断,全靠尊老连贯),才拿父权的孝当政治原理。儒家为周朝的政治服务,极力突出孝悌,把尊老的文化本原掩盖了两千年。孝道的论述早已连篇累牍,尊老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。感谢季羡林先生的鼓励,我承担了国家课题,探究中华文化的“老“根。在邻邦韩国,我发现尊老传统有较完好的保存,人们引为骄傲。尊老尊老当然有消极面必须扬弃,但把本原忘光了,岂不愧对舜日尧天?

谁想到,斯芬克斯之谜的答案就在中国的“老”字中?如果说刻着“老”字的甲骨碎片不能跟庞大的狮身人面石像匹配,那么中国还有长城,它的功用恰好跟老人同样,都是聚居生活的保障。长城在山海关的起点就叫“老龙头”。在龙的形象塑造中,鹿角鹰爪能增添美和力,那把胡子象征什么?正是《说文》对“老”字的另一解释。光绪皇帝最后的尊老《恩诏》还规定颁给百岁老人“龙头拐杖”。龙的形象,像拄杖老人一样老态龙钟。

现代人类已陷入道德危机、生态危机。教人“报本反始”的中华尊老文化可能蕴含启示,它的“尊高年”也要通过祖宗追溯到孕育人类的天地(自然),同时把子孙的福祉视同自己的生命。更有“老龄化”危机,似乎人类社会也老到了三条腿的拄拐杖阶段。如果这是新的斯芬克斯之谜,也许世界在期待龙的传人找出某种答案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